财政数据

数据

财政数据

0
  • 全州1—12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 发布时间:2018-01-10 09:56 来源:州财政局
     
 1.一般公共预算

1)全州情况

收入:全州一般公共预算地方级财政收入69.5亿元,完成预算的98.2%,同比下降24.0%。其中:税收收入45.5亿元,下降0.7%。其中,增值税17.1亿元,增长47.2%(主要是去年是从51日起全面推开营改增改革,而今年是全年,以及营改增改革后增值税五五分成);营业税0.4亿元(主要是清欠以前年度收入和评估稽查收入);企业所得税6.3亿元,增长1.0%(主要是重点企业销售收入下滑,煤炭等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以及上年敦化金城实业等企业有一次性收入等原因所致);个人所得税2.7亿元,增长9.6%(主要是吉林烟草工业公司等企业效益好转职工工资薪金增加,农商行等企业派发股息红利和部分企业股东分红增加所致);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和耕地占用税等地方六小税种合计完成8.7亿元,下降2.7%。非税收入完成24.0亿元,下降47.5%。其中,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6.7亿元,同比减少16.6亿元,下降71.2%

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市场疲软,内生动力不足,部分重点企业经营困难;二是周边局势敏感复杂,投资放缓,工业与外贸遭受冲击;三是全面实施营改增,导致营业税和增值税规模减少;四是为优化收入结构、提高收入质量,主动对非税收入进行压缩,这也是我州财政收入下降的最直接原因。

支出: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9.9亿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98%,同比增长9.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6.6亿元,下降0.4%(专项减少0.11亿元,其中发展与改革事务减少205万元、财政事务减少406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3.1亿元,下降4.2%(基层公检法司转移支付同比减少0.2亿元和专项转移支付减少0.7亿元,合计影响增幅6.2%。专项减少主要是公安拘押收教场所管理减少0.1亿元、其他公安专项减少0.2亿元;法院“两庭”建设减少0.3亿元、司法专项减少526万元);教育支出44.1亿元,下降2.2%(义务教育等转移支付收入同比增加0.8亿元和专项转移支付减少1.7亿元,合计影响增幅2.0%。专项减少主要是普通教育减少2亿元、职业教育减少0.5亿元和其他教育增加0.9亿元);科学技术支出2.0亿元,下降6.1%(主要是州本级上年有科技展览馆一次性支出800万元,影响增幅3.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1.2亿元,增长17.1%(主要是专项增加0.8亿元,拉动增幅8.0%。包括文化0.4亿元、其他文化体育与传媒0.6亿元,同时文物减少0.1亿元和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减少0.1亿元。此外,延吉等部分县市加大了项目支出力度);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1.8亿元,增长13.8%(主要是基本养老保险和低保等转移支付增加5.5亿元,专项增加1.5亿元,合计拉动增幅12.8%。专项增加包括就业补助增加0.5亿元、残疾人事业增加0.3亿元、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增加0.4亿元和其他社会保障增加0.5亿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2.2亿元,下降2.9%(主要是上年有离退休人员补发2015年工资一次性因素和部分县市医疗系统基建投资同比减少);节能环保支出23.2亿元,增长4.9%(主要是专项增加1.9亿元。包括污染防治增加0.7亿元、天然林保护增加1.7亿元、能源节约利用增加0.5亿元。同比减少的项目主要包括污染减排减少0.7亿元、可再生能源减少0.2亿元);农林水支出66.6亿元,增长45.5%(主要是贫困地区转移支付收入中扶贫专项资金增加0.8亿元和专项增加20亿元,合计拉动增幅45.3%。专项增加主要包括农业4.1亿元、林业1.8亿元、水利4.1亿元、扶贫0.2亿元、农业综合开发0.6亿元、目标价格补贴9.5亿元);交通运输支出18.8亿元,增长12.6%(主要是专项增加5.1亿元,拉动增幅30.8%)。

今年,在财政收入大幅减收的情况下,财政支出仍能实现稳定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央和省补助收入的大幅增加。全年我州共争取中央和省补助收入318.7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中,返还性收入增加0.6亿元,同比增长5.0%;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增加12.1亿元,同比增长%11.7;专项转移支付收入增加26.1亿元,同比增长25.3%;可用于安排支出的债务转贷收入增加2.5亿元,同比增长7.8%

平衡情况:全州一般公共预算地方级财政收入69.5亿元,加上返还性收入13.8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15.7亿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29.2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60亿元、国债转贷资金上年结余50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3亿元、上年结余收入7.2亿元、调入资金14.4亿元后,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411.1亿元;全州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支出369.9亿元,加上体制上解支出6.1 亿元、专项上解支出1.1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1.5亿元、地方政府其他一般债务还本支出24亿元、国债转贷资金结余50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9亿元、结转下年的支出7.6亿元后,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411.1亿元。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支出平衡。

2)州本级情况

收入:州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亿元,完成预算的106.2%,同比下降16.8%。其中:税收收入2.8亿元,增长24.8%。其中,增值税2.2亿元,增长45.3%(主要是吉林烟草工业公司卷烟销量同比增加4.1万箱和卷烟产品结构有效提升,二类卷烟同比增加4万箱);企业所得税0.6亿元,下降17.1%(主要是吉林烟草工业公司今年汇算清缴上年四季度所得税时,产品销量结构偏低所致)。非税收入完成5.7亿元,下降28.3%

支出:州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9亿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00.0%,同比增长10.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亿元,增长14.5%(主要是专项增加0.2亿元,拉动增幅4.5%;今年有延龙图新区项目前期工作经费0.2亿元和今年起州本级发放公务员车辆补贴同比增加支出);公共安全支出2.2亿元,下降28.8%(主要是基层公检法司转移支付减少0.3亿元、专项减少0.2亿元。专项减少主要是法院“两庭”建设专项减少0.2亿元);教育支出3.2亿元,增长12.0%(主要是义务教育等转移支付增加832万元,拉动增幅2.9%;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安排支出增加0.5亿元,拉动增幅16.6%);科学技术支出0.2亿元,下降14.7%(主要是上年有科技展览馆项目支出800万元,影响增幅34.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4亿元,下降9.5%(主要是上年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基建项目支出0.6亿元,影响增幅11.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亿元,下降8.7%(主要是企业改革支出减少0.3亿元、就业补助地方配套减少680万元、其他城市生活救助减少485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4亿元,下降21.8%(上年有延边二院基建一次性支出0.4亿元);农林水支出9.1亿元,增长20.8%(主要是专项增加0.8亿元,拉动增幅10.7%。此外,各级政府加大了扶贫投入所致)。

平衡情况:州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地方级财政收入8.5亿元,加上返还性收入3.2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0.4亿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31.9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2.3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3亿元、上年结余收入0.5亿元、调入资金1.4亿元后,州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59.5亿元;州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支出56.9亿元,加上体制上解支出352万元、专项上解支出427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20万元、地方政府其他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7亿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8亿元、结转下年支出242万元后,州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59.5亿元。州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支出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

1)全州情况

收入:全州本年基金收入14.1亿元,完成预算的126.7%,同比增长19.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2.4亿元,增长21.2%

支出:全州本年基金支出17.0亿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 92.0%,同比下降27.4%。其中,城乡社区支出13.0亿元,下降32.5%

平衡情况:全州本年基金收入14.1亿元,加上债务转贷收入 8.1亿元,上年结余收入2.3亿元、省补助收入3.9亿元和调入资金0.4亿元,全州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28.8亿元;全州本年基金支出17亿元,加上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8亿元,调出资金2.3亿元、年终结余1.5亿元,全州政府性基金支出总计28.8亿元。全州政府性基金收入与支出平衡。

2)州本级情况

收入:州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0.6亿元,完成预算的 138.4%,同比增长5.9 %。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0.3亿元,增长3.8%

支出州本级基金预算支出0.9亿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 77.8%,同比下降74.6%(主要是上年有新增债券安排支出2.7亿元)。其中,城乡社区支出395万元,下降98.5%

平衡情况:州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0.6亿元,上年结余收入0.2亿元、省补助收入0.3亿元和调入资金0.1亿元,基金收入总计1.2亿元。州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0.9亿元,加上年终结余0.3亿元,基金总支出为1.2亿元。州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与支出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