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全州1-8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1-8月份预算执行情况
(一)收入情况
1.全州情况
1-8月份,全州公共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038987万元,完成预算的61.1%,同比增长3.8%。其中,中央级收入完成444650万元,增长5.4%;省级收入完成19156万元,增长79.1%(主要是5月份增值税收入调库所致);省级非税分成收入完成4862万元,增长5.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70319万元,完成计划的57.9%,增长1.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298592万元,同比下降4.1%。从税种情况看,增幅最大的增值税完成63006万元,增长101.3%(主要是受营改增政策及财政分成体制调整所致);其次是个人所得税完成17179万元,增长24.9%。营业税下降33.3%,其降幅将持续扩大。非税收入完成271727万元,同比增长7.6%。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完成29589万元,下降22.4%;罚没收入完成17247万元,下降15.8%(主要与法院、检察院上划有关);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完成30483万元,下降41.9%(主要是上年有部分县市转让吉视传媒等股权所致);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完成153071万元,增长56.7%(主要是州本级转让延边二院,一次性收入增加3624万元)。此外,今年起政府住房基金收入从基金收入调入一般预算非税收入,1-8月累计完成2836万元。
从分部门全口径收入完成情况看,国税部门完成483231万元,同比增长9.8%;地税部门完成303935万元,同比下降7.0%;财政部门完成251821万元,同比增长7.5%。
1-8月份,全州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60735万元,同比下降50.3%。主要与延吉、敦化和珲春国有土地出让权收入同比减少较多有关(房地产开发面积减少)。
2.州本级情况。
1-8月份,州本级公共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19408万元,完成预算的59.1%,同比下降0.6%。其中,中央级收入完成249202万元,基本与上年持平;省级收入完成11786万元,增长10.2%;省级非税分成收入完成1258万元,增长6.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7162万元,下降4.9%。
1-8月份,州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653万元,同比下降56.7%。主要是政府住房基金收入今年起调入一般预算,全州土地收入总体大幅下滑,以及州本级分成比例下调等原因所致。
3.全省排名情况
从全省公共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情况看,我州增幅由7月份的3.0%提高至3.8%,排名第六位。从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看,我州增幅由7月份的1.4%下降至1.1%,排名第六位。
(二)支出情况
1.全州情况
1-8月份,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982753万元,同比增长24.9%。从支出项目看,增幅最大的交通运输完成116962万元,增长2.77倍;其次是城乡社区事务完成324299万元,增长1.72倍。
1-8月份,全州完成民生支出1651299万元,同比增长35.8%,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3%;完成与GDP有关的八项支出1475412万元,同比增长27.5%。
1-8月份,全州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81263万元,同比下降21.1%。主要是与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同比减少和部分基金收入调入一般预算有关。
2.州本级情况
1-8月份,州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82060万元,同比增长7.4%。州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3477万元,同比增长2.7倍。
二、财政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州本级收入形势比较严峻。1-8月份,州本级地方级收入增幅为-4.9%,县市地方级收入平均增幅为1.9%,相差6.8个百分点。
(二)各县市收入形势很不均衡。1-8月份,县市地方级收入平均增幅为1.9%,收入形势好的和龙市和珲春市分别为8.6%和7.2%,收入形势差的龙井市和汪清县分别为-19.8%和-13.4%,最高和最低相差28.4个百分点。
(三)地方级收入增幅主要靠一次性非税收入拉动。1-8月份,全州地方级收入同比增加6411万元,增幅为1.1%。其中,税收收入同比减少12879万元,下降4.1%,非税收入同比增加19290万元,增长7.6%。非税收入增长主要是靠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同比增加55405万元拉动。资产转让等一次性收入不仅不能有效增加地方财力,同时也给明年的财政收入增幅带来不利影响。
(四)营改增政策对地方收入影响初步显现。当前税收收入虽然降幅不大(主要是地税部门积极清欠营业税,非即期税源增收较多,掩盖了营改增对地方级税收收入减收的影响),但随着“税改”过渡期的结束和营改增政策性减收效应的逐步体现,改征后增值税将难以保持持续增长(1-8月,增值同比税增长84.0%)。
(五)财政支出进度加快,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1-8月份,我州财政支出增幅达到24.9%,比全省增幅18.9%高出6个百分点。通过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积极筹措并拨付资金,全力保障民生等重点支出需要,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节能环保等民生和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