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全州1—12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1.全州情况
(1)12月份当月情况。全州一般公共预算(地方级)收入完成4.7亿元,同比(下同)减少2.1亿元,同比(下同)下降30.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1亿元,减少6381万元,下降17.2%;非税收入完成1.6亿元,减少1.4亿元,下降47.5%。
州本级及县(市)地方级收入完成情况:州本级完成-2.1亿元,下降282.1%;延吉市完成1.5亿元,下降29.6%;图们市完成4199万元,下降7.4%;龙井市完成1.1万元,增长107.2%;敦化市完成6891万元,下降9.7%;和龙市完成2131万元,下降3.4%;汪清县完成1.4亿元,增长393.6%;珲春市完成7385万元,下降1.6%;安图县完成6362万元,增长51.2%。
(2)1—12月份情况。全州一般公共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53.4亿元,增长3.3%;全州地方级收入完成58.7亿元,增长1.0%。
地方级税收收入36.9亿元,增长5.9%,主要是延吉市契税增收拉动。从主要税种看,国内增值税9.9亿元,下降11.7%,主要是延吉市重点税源企业减收导致股份制企业增值税减少6229万元;企业所得税3.8亿元,增长12.0%,主要是吉林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吉林省华兴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增收拉动;个人所得税1.4亿元,增长16.2%;资源税7789万元,增长0.1%;城市维护建设税5.4亿元,下降5.6%;房产税1.8亿元,下降13.5%;土地增值税1.7亿元,增长6.9%;车船税1.5亿元,下降26.3%,主要是部分县(市)(龙井、汪清、珲春)上年入库数额较大,抬高基数所致;耕地占用税1.9亿元,增长773.4%,主要是部分县(市)农地转用耕地税款增加较多;契税7.1亿元,增长48.2%,主要是延吉市拉动。
地方级非税收入21.9亿元,下降6.3%。其中,专项收入5.3亿元,下降2.2%;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6.5亿元,增长32.3%,主要是敦化市耕地开垦费收入增加较多(2亿元);罚没收入3.1亿元,增长16.2%,主要是州本级纪检罚没等其他一般罚没收入增加3381万元;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5.3亿元,下降1.1%;捐赠收入5799万元,下降84.4%,主要是宁波对口帮扶资金2.95亿元转到接受其他地区援助收入(线下)里核算。
2.州本级情况
(1)12月份当月情况。州本级地方级收入完成-2.1亿元,下降282.1%,主要是宁波对口帮扶资金2.95亿元从地方级收入转到接受其他地区援助收入(线下)里核算,导致当月地方级收入为负数。
(2)1—12月份情况。州本级地方级收入完成4.4亿元,下降30.8%,主要是宁波对口帮扶捐赠收入转线下核算所致。其中,专项收入8090万元,增长1.7%;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1亿元,增长44.9%,主要是耕地开垦费增加7679万元;罚没收入1亿元,增长74.6%,主要是其他一般罚没收入增收拉动;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5949万元,下降13.7%;捐赠收入774万元,下降97.2%。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1.全州情况
(1)12月份当月情况。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78.9亿元,增加19.5亿元,增长32.9%。其中,州本级完成9.8亿元,下降19.4%;延吉市完成3.8亿元,下降26.6%;图们市完成8.0亿元,增长164.5%;龙井市完成6亿元,下降32.0%;敦化市完成16.3亿元,增长54.0%;和龙市完成5.6亿元,增长4481.8%;汪清县完成13.1亿元,增长92.7%;珲春市完成8.9亿元,增长41.1%;安图县完成7.3亿元,增长14.2%。
(2)1—12月份情况。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85.7亿元,增长4.6%。从预算科目支出情况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1.4亿元,增长18.1%,主要是部分县市招商引资奖补资金增加3.2亿元;公共安全支出13.1亿元,增长5.1%;教育支出37.2亿元,增长1.5 %;科学技术支出1.2亿元,下降34.3%,主要是延吉市污水处理、集中供热等市直企业还本付息支出减少4300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8.8亿元,下降6.4%,主要是上年同期珲春市有旅游开发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配套资金支出,今年无此项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6.2亿元,增长10.6%,财政对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的养老保险和厂办大集体改革补助支出增加8.7亿元 ;卫生健康支出25.3亿元,增长8.8%,主要是重大公共卫生专项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支出增加1.5亿元;节能环保支出7.3亿元,下降66.7%,主要是长白山森工集团上划至省,导致州本级天然林保护专项支出减少16.3亿元;城乡社区支出49.7亿元,增长33.8%,主要今年部分县市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增加较多;农林水支出67.6亿元,下降9.9%,主要是州本级森林资源管理专项转省列支;交通运输支出21.6亿元,增长22.6%,主要是部分县市下达新增债券资金用于普通道路及危桥改造等交通支出,且数额较大;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1.9亿元,增长37.1%,主要是部分县市应急装备保障专项资金支出数额较大;商业服务业等支出2亿元,增长17.1%,主要是疫情期间刺激消费政策(购物券)补助资金支出较多;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4.5亿元,增长14.4%;住房保障支出15.6亿元,增长50.4%,主要是棚户区改造及老旧小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增加较多。
全州完成民生支出327.7亿元,增长3.3%,占总支出的85.0%。
2.州本级情况
(1)12月份当月情况。州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8亿元,下降19.4%。
(2)1—12月份情况。州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2亿元,下降45.9%,主要是长白山森工集团上划导致天然林保护、森林资源管理专项支出减少22亿元。从预算科目支出情况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9亿元,增长10.0%;公共安全支出2.1亿元,下降9.6%;教育支出2.4亿元,下降5.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4亿元,下降0.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6亿元,下降18.6%,主要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费减少2亿元所致;卫生健康支出2.5亿元,下降2.8%;节能环保支出1283万元,下降99.2%,主要是长白山森工集团上划到省,相应支出减少所致;农林水支出1.4亿元,下降86.4%,主要是森林资源管理专项支出转省列支,相应支出减少所致;交通运输支出6.2亿元,下降18.1%,主要是车辆购置税用于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减少1.4亿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2076万元,下降48.8%,主要是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减少1600万元所致。
二、1—12月份预算执行主要特点和问题
(一)地方级收入连续7个月实现增长。从主要影响因素看,一是延吉市契税增收2.7亿元是今年税收的主要增长点;二是州本级宁波对口帮扶捐赠收入由原来的地方级收入转到接受其他地区援助收入(线下)进行核算,导致非税收入大幅下降。扣除此项因素,非税收入增长6.4%。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负转正。今年以来,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一直处于负增长,但降幅逐月收窄,到12月份由负转正。从增长因素来看,一是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缴费、厂办大集体改革等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加8.3亿元,增长10.6%;二是公路建设、民用航空建设等交通运输支出增加较多;三是地质矿产资源与环境调查等自然资源与环境支出大幅增加;四是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增加5.5亿元;五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明显增加,增幅达到33.8%。从下降因素来看,主要是长白山森工集团上划到省,州本级天保专项和林草专项转省列支导致相关支出减少22亿元,影响全年支出规模,剔除此项因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幅能达到12.0%。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一)全州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1—12月份,全州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1.8亿元,增长2.2%。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完成19.4亿元,增长1.5%。全州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84.5亿元,增长96.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15.3亿元,下降12.1%。
(二)州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1—12月份,州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5374万元,下降0.7%。州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4.2亿元,增长416.0%,主要是下达抗疫特别国债用于传染病医院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
四、政府债务情况
(一)全州情况。2019年全州政府债务余额290.2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204.3亿元,专项债务85.9亿元。2020年,年初预算安排政府债务还本29亿元。1—12月份,全州新增债务131.6亿元,已偿还债务本金29.1亿元。截至12月末,全州政府债务余额392.7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251.9亿元,专项债务140.8亿元。
(二)州本级情况。2019年州本级政府债务余额11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8.5亿元,专项债务2.5亿元。2020年,年初预算安排政府债务还本1.8亿元。1—12月份,州本级新增债务3.8亿元,已偿还债务本金1.8亿元。截至12月末,州本级政府债务余额13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0.5亿元,专项债务2.5亿元。